那天我打電話回家,我媽媽正好在帶孫子,她說現在這小娃兒很難帶,常常唱反調。換姪女柔柔來聽電話時,她自己還很驕傲地說:
我小時候都說好-好-好,
現在長大都說不要-不要-不要!
我逗她說:那問妳要不要去公園也回答不要嗎?
柔:那個就好-好-好
我:妳今天要住阿媽家嗎?
柔:我說好,可是我爸爸說不要-不要-不要!
我:你星期一來阿媽家是不是不想去上學?
柔:什麼?
我又問了一次:你星期一來阿媽家是不是不想去上學?
柔:我叫阿媽來聽(不想正面回答,跑掉了)
幾個星期前,她也在電話裏說:
我小時候叫柔柔,我長大了還是叫柔柔
我:那阿柔是誰?
柔:那只有老師叫的啦
我:那阿公叫妳什麼?
柔:叫我調皮搗蛋
這小傢伙居然開始像個小大人說:我小時候...
問題是她今年才才三歲多耶!
那我們的小時候對她而言,可能有恐龍時代那麼久吧?!
珍珠粉圓到處閒晃...
3.21.2010
1.28.2010
1.27.2010
Where am I?
好久不見。。。去年一年,我在台北住了幾個月,回去加州工作一小段時間,又跑到歐洲閒晃個把月,再回加州工作兩個多月,現在人又回到台北了。
往好處看是難得逍遙自由,不過也很居無定所的感覺。畢業以來,一直不停地忙著工作,可以有時間停下來想想下一步要何去何從,未嘗不是好事。有時覺得,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而已,但有時感覺停久了就會懶散,也會有點害怕和職場脫節。是不是很矛盾啊?!
常常居無定所,要上網更新部落格也很困難,不過我最近發現我家樓下的丹堤咖啡可以免費無限上網,希望以後能常來這裏寫寫記事,告訴大家一些台北發生的事!
Later...
往好處看是難得逍遙自由,不過也很居無定所的感覺。畢業以來,一直不停地忙著工作,可以有時間停下來想想下一步要何去何從,未嘗不是好事。有時覺得,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而已,但有時感覺停久了就會懶散,也會有點害怕和職場脫節。是不是很矛盾啊?!
常常居無定所,要上網更新部落格也很困難,不過我最近發現我家樓下的丹堤咖啡可以免費無限上網,希望以後能常來這裏寫寫記事,告訴大家一些台北發生的事!
Later...
7.19.2009
巴黎 Day 2 - 下午
(三)找路
站在小凱旋門下,看完最後一瞥的羅浮宮,才發現手上沒地圖,也不知道地鐵站在哪裹,不過路長在嘴上,我倒是沒有太擔心,只是怕錯失了小巴團接人的時間,而與凡爾賽宮失之交臂。
選了人潮進來最多的前庭右方出口走去,正好看到一位高挑的東方女生,一邊走一邊看著書,我以為她是本地留學生,所以向她問路,原來她手上拿的是一本旅遊手冊,正在看著地圖找路。她指著地圖,並用濃厚的日語腔回答我方向,原來拐個彎再往前走一小段就有地鐵站了。
巴黎真是處處風景,拐個彎就見到圖下這片整齊壯觀的建築,T 字路中立著一尊金光閃閃的戰士雕像,舉旗指向正前方的羅浮宮側門,在陰天和米色建築前,更顯突出。我很想過馬路去近看,礙於時間急迫,只有拍張照就快步離去。
後註:位在金字塔廣場 (Place des Pyramides) 和女王酒店 (Hotel Regina) 前的神勇的雕像是聖女貞德 (1414–1431),造於 1874 年。戰馬的兩足立定、兩足騰空,代表戰士並非死於戰場。
﹣ 聖女貞德雕像近景
(四)搭旅遊小巴
終於能親見從小耳聞的凡爾賽宮,覺得非常興奮。搭了兩班地鐵回到旅館,卻讓我等了一個小時,小巴才姍姍來遲。
這兩天搭地鐵,看了無數的法國帥哥,但是小巴司機一下來幫我開車門,還真是讓我想起那首歌:「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他凹陷的雙頰,蒼白的面孔,和細長的身形,好似從古堡出來嚇人的吸血鬼,現在想起來,還覺得他的長牙間好像殘留著血絲... 哈!
小巴上已坐了一對瑞典來的漂亮母女,那位瑞典媽媽後來跟我偷偷說:
妳不覺得司機長得很像電影裹的怪咖嗎?
吸血鬼司機後來又去巴黎鐵塔下接兩位從墨西哥來的女客人,在路途上,他用西班牙語、法語、英語分別向我們三群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做市內導遊。聽他說話不急不徐,但開車則和多數法國駕駛一樣,衝得快又狠,不時還唸著前面的車子:
「Mama-miya! Are you sleeping?!」
(媽媽咪呀!你是勒睏哦?)
(五)凡爾賽宮 (Château de Versailles)
凡爾賽位於巴黎市西南方。法王路易十四於 1682 年定都凡爾賽,17 – 19 世紀間,巴黎和羅浮宮只是名義上的首都和王宮,但是凡爾賽和凡爾賽宮才是實質的行政中心和國王及王室居所。
凡爾賽宮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路易十四花了43年 (1667—1710) 將其擴建為皇宮,是當時歐洲最雄偉最大的宮殿。為了顯示王權的威嚴,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經常在宮中舉行場面浩大壯觀的娛樂活動。這些活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路易十四登基以前勢力雄厚、心懷不滿的法國大貴族至路易十四時代已被奢靡的宮廷生活所籠絡腐化,爭先恐後地仿效國王及宮中的禮儀、着裝,擔心失去國王的寵幸。(維基百科)
由此可知,凡爾賽宮的奢華比羅浮宮是後來居上啊!
吸血鬼司機給了我們門票,叫我們兩小時後回到正門口集合。我們五個女生繞過長長的金色柵欄,從側面供遊客進出的小入口到廣場,還要排隊去拿錄音導覽機,時間實在所剩無幾,加上司機的大遲到,我們決定兩小時半以後再出來。
特別一提的是,錄音導覽機有多種語言可選,我跟櫃台的小帥哥說要華語,小帥哥遞給我機器時說:
Dial 零零壹
我楞了一下,請他再說一遍,才確定他用中英文合併,要我在機器上按 001,就會有華語。
A. 主樓二樓
廣場西側大樓為主樓,為 ㄈ字型建築,是國王、王后寢宮、生活娛樂和機要社交的主要場所。參觀路線是繞著外圍廳房一圈。各廳還有內室,如迷宮般相通,但是不對外開放。光是參觀這外圍的 17 個廳房,就花掉我一個小時多的時間,平均一個房間不能停留超過四分鐘。要聽解說、細看陳列的雕畫傢俱、避開人潮拍照... 時間都不夠,只能匆匆走馬看花。
接下來,就跟我從ㄈ字的右上角,依序去逛逛凡爾賽宮的主樓吧:
一樓川廊
川廊陳列著各代君王雕像之一
海格拉斯廳 (Hercules Drawing-room)
富饒廳 (Drawing-room of Plenty)
黛安娜廳 (Diana Drawing-room)
黛安娜廳在雕像兩側的繁複金飾大門之一
可通到內室,但遊客禁入
戰神廳 (Mars Drawing-room)
戰神廳內耀眼的浮雕
猶如為當年富饒壯盛的時代做見證
墨丘利廳 (Mercury drawing-room)
戰爭廳 (War drawing-room) 的路易十四浮雕
鏡廳 (Hall of Mirrors)
王后寢宮 (Queen's Bedchamber)
站在小凱旋門下,看完最後一瞥的羅浮宮,才發現手上沒地圖,也不知道地鐵站在哪裹,不過路長在嘴上,我倒是沒有太擔心,只是怕錯失了小巴團接人的時間,而與凡爾賽宮失之交臂。
選了人潮進來最多的前庭右方出口走去,正好看到一位高挑的東方女生,一邊走一邊看著書,我以為她是本地留學生,所以向她問路,原來她手上拿的是一本旅遊手冊,正在看著地圖找路。她指著地圖,並用濃厚的日語腔回答我方向,原來拐個彎再往前走一小段就有地鐵站了。
巴黎真是處處風景,拐個彎就見到圖下這片整齊壯觀的建築,T 字路中立著一尊金光閃閃的戰士雕像,舉旗指向正前方的羅浮宮側門,在陰天和米色建築前,更顯突出。我很想過馬路去近看,礙於時間急迫,只有拍張照就快步離去。

﹣ 聖女貞德雕像近景
(四)搭旅遊小巴
終於能親見從小耳聞的凡爾賽宮,覺得非常興奮。搭了兩班地鐵回到旅館,卻讓我等了一個小時,小巴才姍姍來遲。
這兩天搭地鐵,看了無數的法國帥哥,但是小巴司機一下來幫我開車門,還真是讓我想起那首歌:「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他凹陷的雙頰,蒼白的面孔,和細長的身形,好似從古堡出來嚇人的吸血鬼,現在想起來,還覺得他的長牙間好像殘留著血絲... 哈!
小巴上已坐了一對瑞典來的漂亮母女,那位瑞典媽媽後來跟我偷偷說:
妳不覺得司機長得很像電影裹的怪咖嗎?
吸血鬼司機後來又去巴黎鐵塔下接兩位從墨西哥來的女客人,在路途上,他用西班牙語、法語、英語分別向我們三群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做市內導遊。聽他說話不急不徐,但開車則和多數法國駕駛一樣,衝得快又狠,不時還唸著前面的車子:
「Mama-miya! Are you sleeping?!」
(媽媽咪呀!你是勒睏哦?)
(五)凡爾賽宮 (Château de Versailles)
凡爾賽位於巴黎市西南方。法王路易十四於 1682 年定都凡爾賽,17 – 19 世紀間,巴黎和羅浮宮只是名義上的首都和王宮,但是凡爾賽和凡爾賽宮才是實質的行政中心和國王及王室居所。
凡爾賽宮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路易十四花了43年 (1667—1710) 將其擴建為皇宮,是當時歐洲最雄偉最大的宮殿。為了顯示王權的威嚴,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經常在宮中舉行場面浩大壯觀的娛樂活動。這些活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路易十四登基以前勢力雄厚、心懷不滿的法國大貴族至路易十四時代已被奢靡的宮廷生活所籠絡腐化,爭先恐後地仿效國王及宮中的禮儀、着裝,擔心失去國王的寵幸。(維基百科)
由此可知,凡爾賽宮的奢華比羅浮宮是後來居上啊!
吸血鬼司機給了我們門票,叫我們兩小時後回到正門口集合。我們五個女生繞過長長的金色柵欄,從側面供遊客進出的小入口到廣場,還要排隊去拿錄音導覽機,時間實在所剩無幾,加上司機的大遲到,我們決定兩小時半以後再出來。
特別一提的是,錄音導覽機有多種語言可選,我跟櫃台的小帥哥說要華語,小帥哥遞給我機器時說:
Dial 零零壹
我楞了一下,請他再說一遍,才確定他用中英文合併,要我在機器上按 001,就會有華語。
A. 主樓二樓
廣場西側大樓為主樓,為 ㄈ字型建築,是國王、王后寢宮、生活娛樂和機要社交的主要場所。參觀路線是繞著外圍廳房一圈。各廳還有內室,如迷宮般相通,但是不對外開放。光是參觀這外圍的 17 個廳房,就花掉我一個小時多的時間,平均一個房間不能停留超過四分鐘。要聽解說、細看陳列的雕畫傢俱、避開人潮拍照... 時間都不夠,只能匆匆走馬看花。
接下來,就跟我從ㄈ字的右上角,依序去逛逛凡爾賽宮的主樓吧:

這裹看似樸素,不過這些米白的牆和雕像可不是石頭,連地板都是大理石拼成的。可謂「低調的奢華」吧!

這一尊是最令我久視不忍離去的,其他雕像比較年老文弱(見上圖),唯其年少英姿煥發,表情生動,手執利劍,足登長靴,衣飾髮絲非常精緻,一定是頗有戰功。可惜我忘了這是哪一位路易王。

這是最大的房間,覆滿天花板的是全歐洲最大的一幅畫,為洛可可派畫家法朗索瓦 (Francois Lemoyne) 的作品。

其上的天花板畫飾,女神灑下財寶,小天使忙著盛接寶物。躺在這兒,真的會覺得財寶會從天而降。

正中央擺著路易十四的半身雕像。全廳由白綠紅三色大理石組成,再配上金飾。也許當年加上傢俱為重心會很華貴,然而光以牆壁顔色來說,我覺得這是最土的一個廳。

可通到內室,但遊客禁入

又稱「御座廳」,為國王御座所在。這裹陳列許多戰神瑪爾斯畫像和路易十四的馬上英姿畫像。
據說御座原為純金打造,價值連城,但是王室後期入不敷出,路易十六為了支付龐大的娛樂社交費和大臣薪俸,將其溶化償債。
據說御座原為純金打造,價值連城,但是王室後期入不敷出,路易十六為了支付龐大的娛樂社交費和大臣薪俸,將其溶化償債。

猶如為當年富饒壯盛的時代做見證

又稱為床室。這張精美的床原本不在此,只是為了陳列而從其他房間移到此。


鏡廳是凡爾賽宮最富盛名的一廳,位在 ㄈ字型的那一直線,連接左右兩側廳房。長廊的右邊有十七面窗對著花園,左邊則是一整排對應窗戶數目的鏡牆。鏡子在當時是很貴重的產品,路易十四曾拆下一些鏡子換錢以支援戰爭支出。在這片鏡子後面,就是國王寢居。

訂閱:
文章 (Atom)